(通讯员 韩铭城)7月25日,我院2001级近100名院友重回母校,举行毕业20周年重聚活动,26日上午,2001级毕业20周年座谈会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举行。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永生,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冯圣兵,我院党委副书记杨可军、副院长左国新等出席座谈会。会议由2001级院友徐飞主持。

座谈会开始前,冯圣兵现场进行了温馨的“点名”,一声声熟悉的应答,瞬间将大家拉回20年前的青葱岁月,现场洋溢着浓浓的怀旧之情。

座谈会上,杨可军代表学院对2001级院友返校相聚表示热烈欢迎和亲切问候,他从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学院20年来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,并特别强调,学院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历代师生的心血,更离不开广大校友的鼎力支持与深情关注。他邀请校友们能常回“家”看看,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、贡献力量。

左国新表示,能见证大家毕业20年后的成长蜕变——事业有成、家庭幸福、自信成熟,是一个老师最大的欣慰和骄傲!这次聚会凝聚着深厚的情谊与众人的心血,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倍加珍惜和延续这份难得的情谊,桂子山永远是各位校友的精神家园。

时任学院团委书记刘永生认为,过去20年,校友们经历了社会的锤炼、职业的打磨、生活的沉淀,积累了丰富的知识、能力、阅历和智慧,现在正处在精力相对充沛、创造力旺盛的当打之年,是人生价值绽放的关键阶段。大家在各自领域打下的坚实基础和展现出的卓越能力,是应对未来挑战的最大底气。希望大家能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,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华师数统人的力量。

冯圣兵满怀深情地回忆20年前,作为辅导员他与大家朝夕相处、共同度过的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,那段与大家共同奋斗、共同进步的岁月,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。看到大家如今成为社会栋梁、家庭支柱,他自作“弹指一挥间,分别二十年,拼命加油干,人人得发展”的诗句,表达了由衷的欣慰与自豪。

2001级教师代表赵东方、刘敏思和大家共同回忆了专业建设初期师资紧张、方向模糊等困难,师生们凭借共同的信念,齐心协力,共克时艰,才奠定了今日学院坚实的基础。如今大家在学术前沿、金融经济、教育管理等领域的成就,正是对那段艰难岁月最好的回报;徐胜林、吴琼深有感触地说,20年弹指一挥,青涩学子已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,这种蜕变令人震撼!虽然一些具体的人和事在记忆中或许模糊,但那份纯粹的师生情、同窗谊,那份共同奋斗的青春热血,却历久弥新。
院友们纷纷回忆与学院教师的师生情,向参与本次座谈会的老师们献上纯洁的鲜花,对老师昔日悉心栽培、谆谆教导表示深深的感谢之情,并祝愿学院“弦耕不辍育英才,薪火相传谱新篇”。
座谈会上还播放了一段精心制作、反映校园生活的老照片视频,瞬间将所有人带回青涩的大学岁月。流逝的是时光与模糊的记忆,沉淀下的却是对学院、对恩师、对同窗那份永恒而深厚的情谊。座谈会在温馨、感动与欢声笑语中圆满落下帷幕。

座谈会后,相关领导和老师与院友们亲切合影留念。学院组织院友们参观了校史馆、博物馆、生物博物馆,共同感受母校的发展。

编辑:杨宁宁
责任编辑:曾爽 龙星宇
审读:周波